当前位置:首页 > web2.0 > 推荐阅读

腋臭的治方法

作者:上海华美整形医院 http://www.textandy.com/ 更新时间:02-03 来源:上海整形美容医院 进入项目答疑区

  腋臭症(axillary osmidmsis)俗称“狐臭”,是由腋窝大汗腺产生的分泌物,排出体外后经细菌分解.产生一种难闻的气味,严重者影响患者的社交,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,甚至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。

  一、病因与临床表现  人类的汗腺有大汗腺(apocrinP gland)和小汗腺(eccrine gland)之分大汗腺分布在腋窝、会阴、足部、腹股沟部和乳晕等部位,在腋窝部位与毛囊联系紧密。大汗腺的分泌活动受肾上腺能交感神经纤维(ad-renergic fiber)支配。小汗腺分布于全身皮肤,分泌无色、透明、略带咸味的液体,主要受交感神经的乙酰胆碱能纤维(choliner-gic fiber)支配,也受部分肾上腺能交感神经纤维支配,温热状态下分泌增加,起到调节体温的功能。

  腋臭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,一般认为与大汗腺的分泌功能异常有关。受内分泌影响,腋臭症多在青春期开始,至老年后减轻或消失。部分有家族史,可能跟遗传有关。

  腋臭症的发病率随种族、个体和卫生习惯的不同而有差异,其程度随季节和气候的不同有所变化。

  刚排出皮肤表面的大汗液呈乳白色、无菌无味.排出后不久受腋窝潮湿部位细菌(表皮葡萄球菌、革兰阴性杆菌等)的分解,发出典型的辛辣气味(acrid odour)。

  腋臭的辛辣气味系由六碳至十碳的不饱和支链脂肪酸所致,主要是3-反-2-甲基己酸及5a-雄烯酮。类白喉杆菌在腋臭的形成中有调控作用,其他常见皮肤菌群作用不大。  腋臭的临床表现比较明确.病人常以双侧腋部难闻的气味就诊一患者以青春期女性占多数,气味轻重不同。

  1.腋臭的发病时期  腋臭的发病时期多在青春发育期后.女性在13岁、14~18、19岁,男性在14~21岁.女性较男性略早,多由本人或家庭成员 先发现,在夏季发现较多:臭味在夏季较甚,程度较轻的患者有时存在左右差别。

  2.与耳垢的关系  耳垢分为灰白色、干燥的干耳垢和黄褐色、湿润的软耳垢,由外耳道脱落的表皮、纤毛,与耳道皮肤腺体的分泌物混合而成。  华美人多数为干耳垢,欧美等西方人种则几乎都是软耳垢:90%以上的腋臭患者合并有软耳垢,而79%的软耳垢者患有腋臭,腋臭的程度与耳垢的软度几乎成正比。

  3.腋臭的遗传  一般认为约80%的腋臭患者有家族遗传向,其遗传方式为孟得尔常染色体显性遗传。

  4.腋臭与腋窝多汗症(hyperhidrosis)的关系  多汗症是由于腋窝的小汗腺(eccrinegland)功能亢进,分泌旺盛,排出皮肤的汗液量增加所致。腋臭是由于大汗腺(apo-crine gland)分泌功能亢进而形成,严格的讲两者意义不同,在华美人种大多以腋臭就诊,而西方人种或黑色人种则大多以多汗症就诊。但腋窝部位皮肤是温热型发汗(小汗腺、胆碱能型)和精神性发汗(大汗腺、肾上腺素能型)共存的部位,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,多合并存在,而且临床上两者的治方法相同

  二、腋臭的组织学  人体的汗腺分为小汗腺(eccrine gland)和大汗腺(apocrine gland),小汗腺分布于全身皮肤,开口于皮肤表面,分泌无色透明液体,其中98%水分,2%NaCI。大汗腺分布在腋窝、会阴、足部、腹股沟部和乳晕等部位,开口于毛囊,顺毛干排出皮肤表面。

  腋窝部位的大汗腺又称腋窝腺,分布范围与腋毛范围大致相同。腋窝皮肤分为表皮、真皮和皮下组织,汗腺层位于真皮中层到皮下组织层范围,大汗腺与小汗腺相比位置较深.主要位于皮下组织层。日本学者吉弘对腋臭症进行了组织学研究,主要结果如下:

  (1)腋臭症患者所有的病例均检测到大汗腺,其数量个体差异较大。对照组的大汗腺数量较少,少数病例没有检测到大汗腺。  (2)腋臭症患者大汗腺与小汗腺数量之比为2:l,对照组为O.53,腋臭症大汗腺的数量明显增加。  (3)腋臭症大汗腺位于表皮下1.7~3.7mm的范围内,对照组位于表皮下1.0一1.7mm范围内,腋臭症大汗腺的位置较深。  (4)腋臭症大汗腺腺体平均纵径为1.8mm,横径为1.3mm,对照组分别为0.6mm和0.8mm,腋臭症大汗腺的体积较大。  (5)腋臭症大汗腺腺管数量平均约为对照组的3倍,腋臭症大汗腺腺管的数量明显增多。

  三、治  腋臭治有手术与非手术两大类方法。  非手术治原则包括:①去除皮肤表面的大汗液。②抑制腋窝菌群。③吸收或改变细菌分解大汗液产生的臭味物质。④用香水掩饰臭味等。腋窝大汗腺手术切除是目前惟一的治性方法。

  (一)非手术治 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较为适用。  (1)外用药物涂擦治:经常沐浴清洗腋窝皮肤、剃除腋毛保持清洁,局部应用铝、锌盐和新霉素或庆大霉素乳品以抑制腋窝细菌生长。外用抗氧化品(如维生素E)抑制脂肪酸形成,应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脂肪酸和氨,用香水掩饰难闻的腋臭等。目前市场上有半月清、腋臭散、枯矾散等外用药物销售。

  (2)注射治:常应用乌拉坦、明矾、无水酒精、尿素、福尔马林等注射至双侧腋窝皮下,达到破坏腺体和(或)阻断其排出路径的目的。注射时应防止过浅,以免引起皮肤坏死。

  (3)物理方法:采用激光、高频电针、冷冻等。其方法为从腋毛区的每个毛干导人激光或高频电,通过热效应或冷效应破坏大汗腺体,并通过皮肤瘢痕组织的形成来阻断腺体分泌液的排除,促使腺体萎缩。其治效果维持时间短,复发率高,效果不满意,同时瘢痕比较明显,尤以冷冻为甚。

  (二)手术治  对于中重度腋臭患者手术治是惟一的治性方法,外科治方法文献报道有以下几种。  (1)汗腺层搔刮:经腋窝中央小切口,用锐性搔刮器械或刮匙作皮下汗腺层搔刮。  (2)汗腺层破碎吸引:经腋窝中央小切口,用组织剪或血管钳在腋毛区皮下脂肪层作广泛潜行分离,用锐性搔刮器械作皮下搔刮,然后用负压吸引器,通过吸引管类似脂肪抽吸法,插入吸头按顺序进行拉锯式抽吸,将大汗腺刮除。或利用超声波将汗腺层破碎,再用吸引器将汗腺吸除。该手术式操作简单,手术时间短,并发症少,但有时抽吸不完全,易复发。  (3)汗腺层剪除:经局部皮肤切口,用剪刀将汗腺层作皮下剪除。  (4)腋窝皮肤切除手术:将腋窝局部皮肤连同汗腺层一并切除,包括局部切除直线缝合或切除后针对直线瘢痕z改形。  (5)汗腺层剪除与局部皮肤切除联合应用,手术切口有多种变化。  (6)交感神经切断:在斜方肌的外侧将支配腋窝大汗腺的交感神经切断,降低大汗腺的功能,目前已很少应用。

  (三)汗腺层反转剪除法(又称超薄皮瓣法)  1.适应证  青春期以上男女腋臭症或多汗症患者,两者主诉各异,治方法相同。  (1)无腋下淋巴结肿大。  (2)腋部无湿疹或局部化脓性感染。  (3)出凝血时间正常。

  2.手术方法  患者仰卧,两上肢外展,双手置于头顶。 先剪除腋毛,用记号笔标出腋毛范围,青春期少年腋毛尚未完全长出,标记范围超出腋毛边缘5mm;在腋毛区中央顶部与腋窝皱襞一致标出切口线.切口的长度较腋毛区的短径略短;体格巨大的男性患者,腋毛区域面积较大,为了减少皮瓣的剥离范围,便于手术操作,顺腋窝皱襞标出两条平行的切口线(图8—3)。手术区消毒,用加入少许肾上腺素0.5%的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,切开皮肤,在皮下大汗腺深面分离至标记线.翻转皮肤用剪刀紧贴真皮剪除汗腺组织,修剪后皮肤几乎接近全厚皮片:  用双电凝止血,放置皮片或细皮管引流:缝合切口.贯穿皮肤与基底固定缝合,防止手术中上肢外展皮肤与基底贴附,放下上肢后皮片之间粘连愈合。手术后加压包扎。该手术是在直视下专业限度的去除大汗腺组织,效果确切可靠,手术后瘢痕不明显,复发率低(图8—4)。

  3.注意事项  (1)血肿和创缘坏死是较常见的并发症。  (2)手术麻醉采用局部肿胀麻醉,减少出血。手术中止血要,手术后放置引流,48h后拔除,可以预防血肿的发生。巨大血肿常意味着活动性出血,应及时手术探查止血。有手术后发生出血性休克的个例报道。  (3)手术后注意加压包扎及肩关节制动。  特别注意 次换药,拔除引流后,局部仍需要继续加压包扎。临床上经常观察到初次换药时伤口良好.以后局部皮肤糜烂、渗出,此由于加压包扎不够所致:发现皮肤糜烂时应鼓励患者每日淋浴,便于创面清洁,加速伤口愈合。  (4)手术后腋毛减少,是该手术方法的特征之一,对女性患者而言。一举两得,易于被患者接受,对男性患者则需要手术前交代清楚。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手术中肉眼下完全剪除腋窝毛囊,成为全厚皮片。手术后大部分毛发脱失,但仍有部分腋毛生长。有人认为毛发近毛囊的1/3毛干都具有毛发再生功能,手术中虽然剪除了毛囊,由于休止期毛发的部分近毛囊1/3毛干得以保留,所以手术后仍有稀疏的腋毛生长。  (5)手术后抗感染治。